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夏,东下冯石磬
一提到磬,人或以为就是寺庙里和尚敲的"罄"。和尚念经敲的是钵形铁罄,只是当当作响。这里要说的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一种石质的"磬"。现在,它已少为人知,可是,它在往日也曾有过上千年的辉煌岁月!
 
钟响磬鸣,石磬的故事

欲说石磬,忽而想起一个故事:唐朝开元年间,有个老和尚,僧舍里挂着个石磬。有一天,石磬忽然自己响起来了。老和尚非常惊异,觉得这事太怪了,疑其不祥,积忧成疾。老和尚的挚友曹绍夔赶来看望,正叙谈间,石磬又响了起来。老和尚闻声色变,指着石磬向老友倾诉心中的疑虑。曹绍夔却若无其事,正蛮有兴致地隔窗看小和尚撞钟报时。老和尚更加惶惑,曹绍夔半似玩笑地说:明日,请设宴待我,我为方丈驱邪祛病。

老和尚虽将信将疑,次曰,还是照办了。曹绍夔酒后从怀中取出一把错刀,在磬端稍加磨砺,果然,石磬从此再也不自鸣作响了。

老和尚以为神,究其所以。曹绍夔说:凡乐器同律则共振,这石磬同寺院的大钟音律相谐,故而钟鸣则磬响。老和尚听了豁然开朗,疑虑顿消,病也好了。

这个故事表明,在唐朝,古代制磬的师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乐理知识。其实,早在大约3000年前,周王朝的磬氏就巳能出色也调音谐律了。


龙虎特磬­--磬中瑰宝

读了这个磬的故事后,我对它产生了兴趣,很想知道它的家世和来历。听说它的历史很古很古,究竟"古"到何时何代呢?

相传,在大禹治世的时代,王宫前就悬置着钟、磬。谁要进献治国之道,就敲钟;谁要报告令人忧虑的事情,就击磬。在山西、河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和相当于夏代纪年的遗址中,多有石磬出土。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石磬,系打制而成,距今约4200多年。1974年,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的石磬,也是打制而成的,都保留着原始风貌。长66.8厘米,宽28.6厘米。其年代距今约4100余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石磬是磨制的,形制粗犷,但较东下冯与陶寺的石磬大有进步。其年代距今3800多年。从而可见,古老的传说并非子虚,原是有所根据的。

商代石磬的制作已相当发达,用途分得很细。商制规定,祭天地山川,当用石磬,祭祖宗先帝,敲击玉磬。磬的形制又分单悬的,即特磬,与成组使用的,即编磬。1950年在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出土一枚虎纹特磬,长82厘米,高42厘米, 厚2.5厘米。这枚古磬,线条生动流畅,轻轻敲击,即可发出悠扬清越的音响。无独有偶,1973年,在安阳小屯村北的洹水南岸,又发现一龙纹大石磬,长88厘米,高28厘米,悬孔有磨损痕迹,显然是件久经使用的古乐器。这枚石磬,形态端庄,纹饰典雅,与虎纹特磬堪称双璧,都被视为中华文明之国宝。

乐坛之王­--玉磬之尊

西周是奴隶制时代的鼎盛时期,等级森严,石磬也被涂上了等级色彩。玉磬已成为王权的象征,只有王宫的乐坛上才可以悬挂。诸侯若胆敢悬击玉磬,那就是"僭越",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石磬的用途,这时已经分得很细。比如,有专门伴唱诗歌的"颂磬",专门伴奏笙管的"笙磬"等等。磬的地位如此尊崇,制磬的工匠磬氏也不同于一般工匠的奴隶地位,而享有王室"乐师"的礼遇。王室还设有"磬师",专掌击磬教育。

西周时代,是石磬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它与编钟并列"乐坛之王",共领风骚几百年。舂秋、战国时代,石磬的地位仍然是相当显赫的,这从舂秋、战国的石磬出土最多也可得到佐证。1978年,在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中发现了一个"地下音乐厅",出土各种乐器125件。其中的大型编钟最为著名,多达64枚。其次要厲编磬了,多达32枚。编磬中较大的,通长52厘米。那编钟的音域相当宽广,跨越五个八度,形成了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编磬上刻有铭文,从而得知,编磬与编钟两者的音律是相谐的。可以说,编磬至此已达到了它自身发展的历史顶峰。
 
击石拊石--石磬之祖

秦、汉以降,古磬的地位虽然每况愈下,但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历代都有制作。然而,后期的石磬已从古乐衍演为陈设,徒有其表,神韵全失了。

纵观古磬的经历,它在奴隶制时代的乐坛上,独树一帜,备受尊荣,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虽非往昔可比,却仍被陈放在帝王庙堂之上亦不失其威严。可是,正如帝王将相并非天生有种,仔细考察这"乐坛之王"的先世原来也出身于"寒微"之家。

据音乐考古得知,石磬的先祖原是耕地的石犁、石铲等片状石器。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一石犁,石质甚坚,有孔可悬,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陕西铜川出土一枚石铲,颜色黝黑,质地坚密。这两者,击之都作金厲之声,音色之美,超过一些石磬的水平。原始先民"置缶而鼓",听到咚咚之声,而有鼓的发明,那么,悬犁铲而击之,听到叮叮的悦耳之音,难道就不可以诱发对石磬的发明吗?

《尚书,益稷》记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是说的上古猎人在出猎之前举行猎祭时的情景。猎人们蒙上各种兽皮,装作百兽,跳舞娱神。集体舞蹈,要动作整齐,得有节拍,舞者就敲击手中的东西,如石斧、弹丸、弦弓、骨角、皮革、竹木等, 还要加上拍手、顿脚、吹哨,以及声嘶力竭的呼叫。如果以石块相击,不就是"击石"吗?若以手拍打石块,不就是"拊石''吗?"击石拊石",这或许是人类早期以音乐节拍为舞蹈伴奏演出了。

从文献考证,石磬,这种黄河流域先民最早发明的打击乐器,很可能就是从"击石"、"鸣球"开其端的。所以,古人注疏都说"击石"就是"击磬"。古"磬" 字,就是以手打击悬挂着的石磬的象形。商代人将入贡石磬,写作"入石"。击石, 当然就是"击磬''了。何谓"鸣球''?《尚书,禹贡》中将最好的玉石概称为"球琳琅"。如果敲击上乘美玉"球",发出清脆悦耳之音,不就是"鸣球"吗?所以,古人又将击奏"玉磬''称作"鸣球''。

探源到此,似乎可以说:尊贵的乐坛之王,其先祖只不过是农人从事种植活动用石犁、石铲,而其远祖只是猎人歌舞时拿在手里打拍用的一块普通的石头。显然,其先祖与远祖都还不能算作真正的乐器。石磬源于击石、鸣球可是,只有它被穿上孔,悬挂起来,敲出有比较固定音质的乐音的时候,它才堪称为真正的乐器。依此说来,东下冯打制而成的石磬,可视为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石磬之一,而殷墟出土的龙虎特磬,则是石磬已成熟的标志,先秦的曾侯乙编磬,那已是石磬的黄金时代的代表作了!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