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犀角的疗效
  这个杯子是利用犀牛角根部自然的凹陷做成的。比较早期的犀角杯,大多利用其自然形状,稍事雕塚,做成爵形或皿形的杯子,不作太多的修饰。犀角是由毛发硬化而成,含有碳酸钙、磷酸15、酪氨酸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定惊的功效。汉代《神农本草经》列人中品,是种可久服兼治病的药材。用犀角杯饮酒当有希望饮用其药效的用意。到了明清时代,其实用性已被装饰效果所取代,成为有钱人家的摆设品。为了彰显其装饰效果,艺人发挥想象力,雕琛成有层次、富于变化的艺术品。有的干脆不制作酒杯,依其上小下大的自然形状,设计为纯摆设的欣赏物。这一件就利用凹陷的部分设计成张开的莲叶,以及紧靠叶旁含苞待放的花蕾与其梗茎。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事志篇》云:"(犀角)甚有花纹,而尤异者曰通天犀,或如日星,或如云月,或如葩花,或如山水,或成飞走,或成龙鱼,或成宫殿,至有衣冠、眉目、杖履、毛羽、鳞角完具,若绘画然。"犀角绝无这些纹理,很可能就是因为见到这一类的雕刻品而产生的误会。犀牛是生活于湿热环境的动物。距今7000到3000年的气候比现在温暖,犀牛可以在中国很多地区生息。商代用设陷阱、箭射、追逐、纵火驱赶等方法捕猎,有时一次捉达四十只,捉到十只以上的也有多次。比起老虎,兕在商代显然更易于被捕捉。
 
  商代以后气温下降,山林被辟为农田,加上人们大量捕捉以缝制盔甲,犀牛就在中国广大的地域绝灭,犀角的药用效果则被夸张、神化。到了4世纪,炼丹家以之与水银、丹砂、硫磺、麝香等物合药以制作小还丹,以为有助成仙不老的效果。《汉书,郊祀志》记载王莽时以之和鹤髓、玳瑁等二十余物,煮之以渍种,希望吃其长成的谷粒以成仙。人们甚至以为它有避尘、避寒、避水等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说:"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为鱼,而衔之以人水,水常为人开。"《西游记》里头的三只犀牛怪就分别名为避尘、避寒、避水。可见此种信念已深入人心。
 
  犀角传说的药效还包括解毒。这可能是起于错误的观察。鸩鸟的羽毛相传含有剧毒,以其羽毛置之酒中,饮之可令人死。可能犀与鸩生活在同一地域而安然无恙,人们就说犀牛喝水时,先以角触水解鸩毒,故可平安无事。因之有人以犀角做成发簪,一来可避免头发沾染灰尘,二来对食物有怀疑时,可用发簪试验,如起泡沬即有毒。犀角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故人们极力向海外寻求,以至欧洲人士以为男人最注重性的能力,中国人如此看重犀牛角,一定是为了那个原因,也因此就有了中国人相信犀角能提升性能力的说法并被记载在西洋的医典里。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