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景泰蓝的发展
  这件文物的胎质是青铜,器型为圆口、弧底、鼓腹,腹上两端有附耳,下有三只兽蹄形的脚。其形制与鼎无别,故有称此器为鼎的。但是鼎一般为烹煮用具,此器的脚甚短,不便积薪烧火;而且此器外表的装饰色彩以低温烧成,不宜接触高温。秦汉之后常以小铜器焚香,故称它为香炉比较合适。
 
  青铜在有史的初期是贵重的材料,约从公元前20世纪起为贵族所控制,主要用于铸造军队所需的武器与礼仪要求的祭器。青铜只能祷出一种颜色,商代就想到了镶嵌不同颜色的东西以增彩。但镶嵌的方式不牢固,易脱落,效果不理想。春秋以后改进用鎏金、错金的方式,但黄金与白银可能太过奢侈;加之此时有更适合的材料,故制作武器的用途渐被钢铁所取代,祭器也被多彩轻盈的漆器与釉陶所取代。汉代之后,青铜器物就很少见到了。到了明代,宫廷又燃起制作铜器的热情,除宣德朝〈1426—1435年)因慕古情怀,铸造了大批的仿古彝器外,还兴起了以新的珐琅釉工艺制作的所谓景泰蓝的铜器。在我国的文献里,珐琅的工艺还有佛郎、佛森、拂郎、发蓝等名称,显然是音译外来的语言。珐琅的釉料是一种用石英、长石、硝石、瓷土、硼砂等加上铅与锡的氧化金属物烧炼成固态后,研磨成粉末的东西。它涂在陶器或金属的表面经低温烧烘后,会有玻璃质的表层。不同的金属呈色剂可以在一件器物上烧成多彩图纹的效果,愉悦视觉的效果比之先前要好得多。
 
  珐琅彩主要涂在陶瓷器与铜器上,西洋很早就发展了这种工艺。目前的考古发掘,珐琅彩器物首见唐代墓葬。其数量太少,又具西洋工艺的特点,加之宋代的文字也没有提及这种工艺,故唐代的作品也可能是来华人士所携带,并不是在中国制造的。元代的文献就提到蒙古帝国几次远征东欧,俘获阿拉伯与欧洲的珐琅器工匠,可以理解明初的珐琅工艺是继承自元代。清代评论明代的珐琅工艺,以为景泰年间生产的最为精良,因之就习惯把珐琅彩的铜器称为景泰蓝。蓝有可能来自"发蓝"的名称,更可能是因为其底色经常是蓝色的。
 
  景泰蓝的胎体是先用高温祷成,然后以低温装饰图纹。制作方式一是先在胎上刻出花纹的图形,叫錾胎。一是用细铜丝在胎上掐焊花纹的外廓,叫掐丝。然后用珐琅叶填入空间,入窑供烧,冷却后再加磨拭清洗就完成了。
 
  两种方法这件香炉都应用到了。三支脚的部分用錾花,其他都用掐丝的手法。口沿下一周红地的掐丝小花纹,腹部施天蓝色地的四朵彩色勾连大花。口沿、支脚、底部还用镀金装饰。可能由于年代太久,已失去珐琅彩原来应有的鲜艳和温润光泽。色彩可看出有蓝、红、黄、墨绿、白等色。
 
  清初的宫廷很重视珐琅器的制作,民间也加以效法,故珐琅达到非常高的工艺水平。但比起同样鲜艳、不褪色且轻盈的五彩瓷器,珐琅器笨重的缺点就显现了出来,故后来就再度被舍弃了。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