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瓷器鉴定Content 首页 > 瓷器鉴定 >
陶器的烧造
      泥土经火烧结而成后叫陶。人类虽然在几十万年前就能控制火, 但陶器却是在人类知道用火之后很久才学会烧造的。目前的证据表明, 人类大约在一万二千年前就知道烧造陶器。中国出土的陶器,以湖南道县玉瞻宫的陶片为最早,大约有一万二千年之久。

      泥土烧结后变硬,且较不易渗水。人们初以之盛水,后来发现陶器可传热,才推广到煮食、盛食、储藏、装饰、展示等用途。陶器的储水功能使人们不必太靠近河流居住,从而可以扩大活动的范围,增加觅食的机会,过上定居的生活。人们发现低洼的地方有泉水涌出,可以提供生活必需的水,从而能在广阔的大地建立村落与都市,使人类文明进一步提高。故有人以为陶器的使用,是人类告别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陶器最先是在露天烧制,热量容易在空气中流失,故烧成的温度低,烧结不完全,质料松而脆,容易损坏,难得见到完整的遗物。八千年前的新郑裴李岗遗址,就有改良的横穴式的陶窑。不过其火焰也要经过一段上升的火道才能接触陶坯,热量也会在传导中散失,不利于提高窑 内
温度。后来改良成直式陶窑,火焰可直接透过火眼而接触陶坯,从而提高了陶器烧成的质量。

      陶器日用最多,破碎而被丢弃的也最多,兼以不腐朽,故普遍见于各遗址。因烧造陶器的材料、技术、风格、要求等的差异,各遗址、各文化所烧造的陶器也各有不同的特色和形状,成为辨认各民族、各时代文化不同面貌的理想指标。故辨识陶器是考古工作的一个重要项目。 对陶土的化学分析,也可帮助探明取土的地区,研究部族之间交往的种种关系。

      烧造陶器的材料是黏土。"陶"字只在商代的陶片上出现一次,作一个蹲坐的人,拿着木拍似的制陶工具,在一块黏土上造型的样子。

      周代的金文多见此字,人形已简化。这两件带花纹的木器有共同的特征,即纹饰都在一端,没有纹饰的部分都是窄长的。因是在窑址发现的,故可确定它们是陶拍。陶拍的作用有几个。它可以拍打陶器表面使质料更坚实。有的还做成圆筒状,套在手指上使用。在转轮发明后,窄长的陶拍也可伸进器中以拉高陶器的高度。还可以像图示的这两件, 在木拍上刻划花纹,以之压印陶器而增添美感。连续的压印节省了制造的时间,有助于商品的推广。

      还有些用具则是用来加速陶器成型,如下图的袋足陶内模,把泥土覆包在四周,取掉内模就成了一个中空的脚。从这件用具可以推测, 陶鬲的成型法是袋足与器身份别制作而后粘在一起的 。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