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从器物的造型上鉴定青铜器
每一种青铜器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鼎为例,圆鼎是青铜器中的大类,从商周至春秋战国,虽"两耳三足中腹腔"的基本形制未变,但鼎的耳的大小、位置,足的高低、粗细,腹的深浅形态,都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掌握圆鼎各时期不同的特征,是辨伪关键之一。限于篇幅,在此不可能将青铜器各种器物的形制演变一一细说,仅以青铜鼎和青铜簋为例,具体说明。
 
1、鼎和簋的形制变化
 
(1)鼎
 
青铜鼎有圆形、方形和鬲形等形制,以圆形鼎出现的时间为最早,使用的年代也最长,故以青铜圆鼎为例。
 
圆鼎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后期,一直沿用到两汉,宋代以后演变为香炉。圆鼎的基本形制为"三足两耳中腹腔",其形制的变化也主要在这些部位。
 
商代早期:半圆状小立耳,深腹,腹下肥大,三锥足,内空,与鼎腹相通。器壁薄,两耳与三足位置的关系为"四点配列式",即一耳与一足对应,另一耳位于两足中间,鼎腹底下有三范缝的铸痕。
 
商代中期:一部分圆鼎仍保留着商代早期立耳深腹短锥足的特征,另一部分圆鼎则深腹变浅,短锥足变长,足顶端的尖部稍变粗,有向柱足过渡的形迹。两耳与三足位置的关系仍为"四点配列式"。
 
商代晚期:器壁加厚,鼎腹稍变浅,三锥足变为圆柱形,两直立耳稍大,耳与足位置的关系为"五点配列式",即一足位于两耳一侧的中间,另两足与两耳各相对应。
 
西周早期:西周早期大部分圆鼎的形制与商代晚期的相似,仅部分鼎的直立耳增大,柱足上部增粗,显示出向蹄足演变的趋势。
 
西周中期:鼎腹橫向增宽变浅,底部趋平,下腹壁外侈,器体厚重,直立耳较大,且微外撇,部分鼎的柱足巳有扉饰。
 
西周晚期:鼎腹呈半圆球形,下腹收敛,大直立耳,外侈,部分演变为附耳,兽蹄形足,器体亦厚重。
 
春秋时期:春秋早期的形制仍多沿袭西周晚期,鼎的形制以大直立耳外侈,半球体腹,三蹄足为主要形式,全体浑铸。春秋中期以后,鼎的形制发生明显变化,器腹变得更浅,侧视犹如椭圆球之半,有盖和附耳,三蹄足嵌铸,足成外翘形。
 
战国时期:鼎的形制基本沿袭春秋中后期,无大变化,多为附耳外侈,有盖,子母口 ,蹄足变矮,器体变大,但器壁并不见增厚。
 
郭宝钧先生对商周至春秋战国的青铜圆鼎的形制演变,有过精辟的概括,兹转述如下:
 
“……鼎在此千余年间,形虽稍变,而两耳三足中腹腔的基本形制未改变。至于耳,由小而大,而沿耳外侈,而附耳加盖;足有空锥足而实锥足,而短柱足,而长柱足,而蹄形足,而矮蹄足;鼎体由深腹而中腹,而腹底近平,而腹若半球,而又深腹而腹作鬲形;然而耳、腹、足的三部基本结构始未大变,因为它的用途在熟牲,故百变不离其职,它在春秋中期以前无盖,以后始有盖;以前三足联体铸,底为三角底,以后耳足离本体分别嵌铸,底为圆形底, 则是它在前后期的最大区别。而耳足的五点配列式,实殷周的通制,只中商时以短暂时期采用四点制。"(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29页)
 
2簋
 
在考古发掘和传世的青铜器中,以鼎的数量为最多,簋居第二 ,簋的形状亦颇多,且各时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商代早期:簋的数量很少,形制为无耳无盖,深腹,圈足上有方孔。
 
商代晚期:圈足增高,器体厚重,侈口折腹,无耳无盖为此期通行的样式,新出的样式为带有双耳,有的耳下还有短小的勾珥,腹微鼓。
 
西周早期:主姜有圈足簋、四耳簋、四足簋和方座簋等数种。圈足簋为侈口鼓腹兽首耳,耳下有长方珥,圈足较髙,下缘有一边条。四耳簋为侈口四兽首耳,下有垂珥或无珥,圈足较高,且加有边条。四足簋腹部有四个较大的兽首耳,长珥下垂着地当足,将簋体悬起,有的簋则在圈足上有四个较高的支脚(或呈卷鼻象首形,或呈圆柱形,或呈兽蹄形〉,将簋体支起。四足簋有的已出现盖。方座簋既有双耳的,也有四耳的,耳下均垂珥,以圈足下连铸方座为特征。
 
西周中期:此期的簋形制变化较大,圈足簋或矮圈足有盖,或高圈足无盖,或低体宽腹双耳无珥,或侈口垂腹双耳,下有长方珥。方座簋多为浅鼓腹,或为双兽首耳,或为双附耳。新出的形制有三足簋,多为低体宽腹式,侈口,有盖,在矮圈足下有三足(称之为"圈三足"),双耳明显变小,有的耳下垂短珥,有的为附耳,还有的则为衔环兽首耳。此期开始,四耳簋、四足簋减少。
 
西周晚期:三足簋为龛口鼓腹有盖,盖握圆大,双耳变大,多作兽首有垂珥,圈足上亦有三兽首,下为短兽足。
 
春秋时期:春秋早期,簋仍沿袭西周晚期的形制,皆带盖,无大变化。春秋中晚期,簋虽已不流行,但在少量发现的簋中,形制上变化显著。在方座簋中,方座四面的中央各有一个向下四状的缺口。有的簋兽首双耳,极低的圈足下连着方座。有一种方体簋,体呈斗形,方圈足。还有的簋为无足式,即圈足、三足皆省去,两耳变环钮。
 
战国时期:簋的数量极少,偶见的有敛口鼓腹无耳方座式和浅腹高圈足方座式,前者腹部圆鼓,簋呈浅盘形,盖握矮短,为战国早期器,后者体呈豆形,无耳,平盖上有三钮,高圈足下连铸方座,但方座较矮,为战国晚期器。另外还有一种有盖环钮无足式簋,在战国末期也出现过。
 
簋的形制演变,主要把握耳、盖和圈足的变化状况,就时代而言,一般来说,无耳者早,有耳者晚;有耳无珥者早,耳上垂珥者晚,为西周及春秋时流行;无盖者早,有盖者晚;方座是两周簋制的传统。
 
1青铜器品种的出现、变化和消失
各种不同的青铜器出现的时代有先后,使用的年代也有长短,了解和掌握各青铜器出现和沿用的年代,对判断青铜器的年代以及对青铜器的辨伪是很重要的。
 
殷商前期:青铜器种类上食器主要有鼎、鬲、覷、簋;酒器主要有爵、肆、觚、罄、尊、益、卣;水器有盘;兵器有戈、矢镞、钺、戟。
 
殷商后期:青铜器种类在继承前期基础上,还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如盂(水器)豆、匕(盛饭器),属于酒器的有方鼻、角、壶、兕觥、觯、鹆卣、提梁壶;乐器有铙。
 
西周前期:青铜器种类上,鬲与豆少见,酒器也较商代大为减少,乐器中的钟代替了铙。
 
西周后期:青铜器种类上,爵、角、浑、觝、觯、方彝、豆很少见到了,出现了盛食器"簠"与"繮"以及注水器"匦"。
 
春秋时期:在青铜器的种类上,食器中的"蘊"基本绝迹,新出现球形体"敦",水器有鉴、盆,乐器有镎于,杂器有带钩。
 
战国时期:先前的传统礼乐器种类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日常生活用器,主要有鼎、豆、敦、壶、盘和铜镜、带钩等。
 
秦汉时期:由于礼制不断衰落,铁器的大量普遍使用以及漆器、瓷器的发展,青铜器的地位下降,并逐渐为铁器、漆器和瓷器所取代。秦汉时代的青铜器转向艺术性高的陈设品方面发展,出现著名的铜车马(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长信宫灯、马踏飞燕等。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