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书画作品的仿作
仿本不一定拘拟于某一家的一件具体作品,往往是作伪者在熟悉和掌握某家的笔墨技巧和造型程式前提下,脱开原本,仿其风格而随意画成。有些虽依据原作,亦取其大意,不予照临。仿作较临摹本自然,少刻画痕迹,但也容易流露出仿者的自身面貌或笔法个性,若细加比较,找出与真迹的不同处,当能辨别。有些仿者技法高超,又专学某家,风格虽不甚相似,也常会被误认是某家的另一路面貌而上当;有些与画家呈师承关系,或子女、门生,或私淑弟子,他们的画法与画家相近,仿作面貌近似,也不易区别;有时一些著名书画家为宗学前贤而画的仿名家之作, 被好利者挖去真款、仿题,成为冒充前代名家真迹仿作,也容易混淆视听。

技法高超的仿作,可以明代詹僖为代表。他的书法专仿赵孟頫,然笔法放纵多偏锋,点划扁薄,结构倚侧,无赵孟頫笔力圆劲深沉,结体端丽稳妥、风神遒媚俊逸等特点。绘画上则专仿元代吴镇的墨竹,竹之形态亦相仿佛,然笔法轻飘浮滑,欠吴镇之雄浑挺劲,观其本款《竹石图轴》(首都博物馆藏),除墨竹外,水墨山石亦用笔尖滑,结构失当,与吴镇浑厚沉着之石大不相同,而传世的所谓吴镇《墨竹卷》(四川省博物馆藏入《竹石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法与此幅毫无二致,故两图即属詹僖伪仿。

张大千也是一位仿造古代书画名家作品的高手。他以高超的技艺,仿学徐渭、石涛、朱耷等人的风格,随意而画的仿作,往往可以乱真。但他本人的笔法特点往往不加掩饰地显露出来,有时还故意留些破绽,熟知者自可辨别。如他仿造的明代张灵《老寿星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题款颇似张灵,然寿星造型和顿挫衣纹却较多自身面貌,与其本款《老寿星图轴》相比,两者画风基本一致;又如明徐渭《行书七言联》(上海博物馆藏),类似隶书的字体也仿佛徐渭,然对联形式要至明代天启、崇祯时才出现,活动于嘉靖、万历年间的徐渭,不可能撰写对联,故张大千有意露此破绽,让有识者鉴之,却令寡闻者上当。

有些水平较高的仿作,尚不知仿者为谁,然大多出自同时代的子弟、学生或私淑者之手。他们专学老师,笔法、造型、构图等习惯,都能取得基本一致,故伪作常常"似是而非",不易识破。不过他们专学老师的独特处,往往形成一路"套子",缺乏变化,并多少露出自身习惯,功力上也有距离,认真与真迹对照,当能区别真伪。如元钱选《孤山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青绿山水,工整的勾勒,稀疏的苔点,雅拙的笔法,清丽的赋色,以及端整的楷书题款,都极似钱选,本幅所钤项元汴藏印、乾隆诸墨及后纸文征明跋均真,可知明清以来一直认为是真迹,后与《幽居图卷》(北京博物院藏)、《浮玉山居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等真迹仔细对照,才发现此卷水平不够,山石勾勒工板少变化,平行而列的披麻皴尤见板滞,笔锋也尖峭刻露,欠秀润含蓄,款字亦较呆滞,然气息古旧,故此图当是元人仿作。还有一件明代沈周的《桂花书屋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得极精,一直认定是真迹,并列为一级藏品,然设色山水的风格总与本色面貌有一定距离,后仔细分析,在左上吴宽题跋中发现了破绽,即署款之"宽"字,"^"的横笔相连,而吴宽真迹均写成"竹",两横笔是不相连的;进而将题跋与吴宽书法真迹相对照,发现全跋都不真;再细察沈周自题,工板而欠自然,钤印也差,亦非亲迹;返回来再看本幅之画,技艺虽高,却夹杂了文征明的一些画法,如夹叶树枝、细密苔点等,兼具沈、文两家之法,显然此图出自沈、文以后的画家之手。此件仿作,堪称"似是而非"中的精品。

还有一些仿作,水平较低,仅得形似,未传神韵,笔法也有明显差距,比较容易辨别。如明文征明的《为槐雨作园亭图轴》(四川省博物馆藏〕,细笔山水貌似文氏,然用笔细弱少功力,物象工板少变化,墨色平淡少层次,无文氏精微秀润之韵,上首文氏自题和王宠题诗,小楷笔法似出一手,显见临摹痕迹,故此图为明人旧仿本。又如郑燮《晚香图轴》(扬州博物馆藏),所画墨竹细笔疏叶,力量单薄,运笔轻飘不稳,时见抖动之迹;山石尤见乖谬,形体多尖峭垒石,有悖常态;石上还添加浓墨苔点,这在郑燮画中极少见到。此种画法与郑燮家中木匠谭云龙之墨竹画完全一致,比较谭氏本款画《墨竹图轴》(青岛市博物馆藏)即一望而知,故这类墨竹均属谭氏伪仿。
仿本在伪作中数量最多,一般情况下只要仔细对照真迹,当能在画风尤其笔法上发现不同,从而得以辨别。倘能找到仿者真迹,掌握仿者笔法特点,就能以此为据作出更令人信服的判断。

本文由文物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