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五彩瓷
五彩瓷产生于明代景德镇官窑,到成化时期五彩工艺已相当成熟。所谓"五彩",就是在已烧制成的白瓷上以低温色料描绘图案纹样,然后经第二次入窑烧成,最重要的特点是有绚丽的色彩。清雍正、乾隆时期的《南窑笔记》记载:五彩"彩色有矾红,用皂矾炼成,以陈为佳;黄色用石末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用铅粉、石末入铜花为绿色;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翠色则以京翠为上,广翠次之"。这些颜料是含有铁、钴、铜、锰、锑等矿物元素着色剂的低温色料。

五彩的绘制有其严密的工艺程序。先将图案纹饰稿转印到瓷器上,然后用料笔勾线。勾线所用的料笔要求"尖、圆、齐、健","尖"就是要求笔头要尖细,主要便于画点;"圆"是指笔肚挺而圆,便于储料; "齐"就是将笔尖蘸油后压扁,顶端的笔毛整齐,勾勒粗、细线时均可运用;"健"是指蘸料后笔毛富有弹性。五彩填色要求沿着勾勒出的图案轮廓平整均匀、笔笔连接地填平填实,并要求颜料稍厚一点、瓷面清洁。染色时主要针对矾红颜色以洗染,以表现图案纹样的深浅、浓淡的不同变化。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