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波斯"畅想之灯"的故事,宋.走马灯
儿时,在乡间过正月十五,户户结彩,家家张灯,十里八乡一眼望去,犹若地上星空,美极了。男男女女,放灯赏灯,欢声笑语,热闹非常。可是,我们孩子们却被那千姿百态的走马灯吸引住了,如醉如痴。

这小小走马灯,虽是玩物,可却体现了古代东方人独特的智慧,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赞叹。
 
"转影骑纵横"走马灯

关于走马灯的起源,在英国曾有一种说法,说它是在1836年由迈克尔,拉法第发明的。这显然不对。约翰'巴特早在1634年著的《自然和艺术的奥秘》一书中,即对中国的走马灯作过描述,比拉法第早约200年呢!

走马灯究竟始于何时?这问题非但异国学人说不清,即使在中国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谈到这里,不能不提及一有趣的民间故事:

相传,北宋名相王安石(1021 -1086),他23岁时,正逢大比之年,赴京赶考, 路经马家镇,见一大户门前高悬一走马灯,上书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旁有告示,晓示人等,有对得上下半联者,马家千金小姐愿以之为东床佳婿。王安石看后连称好联,但因赶考心切,只好匆匆赶路。

他来到京城,在考场上交了头卷。主考官欲再试其才思,令其联对,遂指厅前飞虎旗口占一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身藏。"王安石不〗II思索,随口对曰: "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主考官拍案称绝,大为赞赏。

王安石高榜得中,返乡时又路经马家镇,想到那一联之功,就特地去拜见马员外。员外见其为新科才子,遂提及那走马灯联,王安石又随口以"飞虎旗"句对。员外大喜过望,遂嫁女完婚。

王安石一联得双喜,遂顺手写下了一个大双喜字贴在门上,并题词曰:"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据说后来中国人结婚都要贴大红的双"喜"字,就是从此开始的。

假若这个故事可信,那么,走马灯在北宋时即已广为人知。以王安石23岁计, 那是庆历三年,即公元1043年,也就是说,走马灯至少已有上千年历史。然而,这毕竟是民间故事,不足凭信。

考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已有京城临安夜市买卖走马灯的记载。周密《武林旧事》也有"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的记述。文学家范成大的诗文记载得更为具体。在一首记叙苏州正月十五上元节灯会的诗里,描绘了千姿百态的灯,诸如飘升天空的孔明灯,在地上滚动的大滚灯,以及"转影骑纵橫"的走马灯等。当时似尚无"走马灯"之名,诗人自注称为"马骑灯"。

"马骑灯"是中国古籍有关走马灯的最早记载。诗人所记为南宋淳熙十一年的事。这些记载表明,走马灯在南宋时已极为盛行。

这一结论是有确切根据的,似乎是无可争辩的。然而,这一有根有据的定论, 却被一位波斯诗人推翻了。

欧玛尔,哈亚姆〖1040-1123 5写下了一首哲理诗,认为人生在世,如同走马灯,你上场来他下场。这首诗于1857年为英人爱德华^费茨吉拉德译成了英文, 从而名扬世界。1928年,中国文豪郭沫若先生曾将此诗依英文译成中文:

我们是活动的幻影之群I绕着这走马灯儿来去在一个夜半深更点燃在魔术师的手里

后来,1988年学者张晖先生又依波斯原文译出:

我举目仰望广阔'灰宏的天穹I把它想象为巨型的走马灯I太阳好像烛焰, 世界恰似灯笼I我们则有如来回游动的图形"走马灯"一词,若依波斯文直译,应为"畅想之灯",或"转动之灯"。然而, 波斯学者也断然认为,这词所指即中国的走马灯。穆罕默德,马赫迪,福拉德万德博士在《论哈亚姆》一书中指出:"这种灯,在哈亚姆之前,系由中国传入。,'他在书中还依中国的发音写出了拼音,依中文写出了 "走马灯"几个字,以示确凿无疑。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