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饼茶的黄金岁月,宋.蔡裏《茶录帖》
当今世界,中外品饮多用散茶,可谓是散茶的时代。饼茶,往往被视为贱物,地位卑微。然而,饼茶也有过辉煌与骄傲的岁月,世界上东方的茶文化,就是借助饼茶兴起的。

中国制茶始于何时?史无确载。但知,三国时代,江汉地带已用米粥与茶拌和, 制成茶饼,即原始的饼茶。饼茶问世之后,茶叶才得以长期保存,长途运输。这样,茶才得以从茶区向非茶区广泛传播,才使饮茶日益普及开来!

饼茶经历了漫长的初始阶段,唐代才被茶神陆羽写入《茶经》。宋代时,饼茶家族已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称雄一世。同时,也随同一批批友好使者,跨海东渡!

唐宋两代虽都是饼茶的黄金时代,可制茶的方法两代有很大的不同。

唐代制作饼茶,采来茶后,先放入甑釜中蒸,再用臼杵捣碎,拍成团饼,焙干后,用荻或蔑穿起来封存。概括为七步,即采、蒸、捣、拍、焙、穿、封。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是这样记载的。

宋代制作饼茶,采来茶后,还要经过选择、洗涤,才蒸。蒸后不捣,先像榨油似的榨去茶汁,再将茶叶研磨成乳状茶寄。茶膏要成形,也不是拍作团饼,而是注入茶模中铸制成型。然后,去模、烘焙,火候要不焦不黑,以深黄为度,故这一工序不称"焙",而名"过黄"。茶饼制出不用荻篾穿起,而加外包装,绯囊绢袋,十分讲究。也可概括为七步:采、择、蒸、榨、研、造、过黄。宋人著《北苑别录》记之甚详。

饼茶在有宋一代制作之精,当属福建建州(今建缻县1的贡茶,建州北苑即皇家的茶园。其著称于茶史的名品有大龙团、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集中反映了宋代贡茶的樯益求精,穷极精巧!

"大龙团",原叫龙团、凤团,因茶模上有龙纹、凤纹,制出的茶得名"龙凤团茶"。团茶就是饼茶。这种茶是太平兴国初年〖876年)宋太祖诏令专制的,茶饼加龙纹、凤纹,以示为皇家御用。岁贡十斤。龙凤团,八饼一斤,每饼二两(不足75克)。每饼造价黄金二两。恰与黄金等价。可是,王公将相却感叹说:"黄金易得,龙团难求! 11
龙凤团茶独享盛誉六十多年后,庆历〖1041—1048年〗中,建安地方长官又创制出"小龙团"。岁贡三十斤。十饼一斤,每饼一两六钱〖不足60克)。小龙团一出,大龙团就降为三等品了。

小龙团独占鳌头二十多年后,熙宁中,又有个叫贾青的福建地方财赋长官创制了品序更高的"密云龙"。因茶模的云龙纹细密而得名。二十饼一斤,每饼只有八钱〖不足30克I。这种茶因质地更精,数量也更少。初贡岁只八饼,后也不过十二饼,除皇帝御用外,每年只是祭祀祖先大典上偶尔一用,所余则无几了。皇家贵近,多有乞请赏赐,闹得垂帘听政的高太后不得安宁。有一天,她大发牢骚:"令建州不得造密云龙,受他人煎炒不得也。出来道我要密云龙,不要小团。拣好茶吃了,生得甚意智!,'这位太后是很有名的,王安石的新法,就是她听政后全部废除的。这位当权的太后的话一传出,"密云龙"的身价比往昔更高了。

御茶产地的官员,少有不在制茶上挖空心思,借茶邀宠的。宣和二年I 1120 I ,又有个叫郑可闻的,别出心裁,造出了贡茶绝品"龙团胜雪"。

龙团胜雪,是用"银丝水芽"制成,工艺至精。惊蛰未到,茶芽初萌,就采摘那嫩芽尖。一般是采来茶,先拣后蒸,而因茶芽过嫩,就先蒸后拣。拣时先除掉芽外的两个小叶,再剥去两个嫩叶,"只取其中一缕",细如"毫发",洁若"银丝"。这白嫩的芽心,见风即卷,因之,备有珍器贮水,一剥出来,就渍于水中,故称"水芽"。研磨时,它芽一工可研三五饼,胜雪一工能研一饼。一饼有多少?方一寸二分,重约一钱五(约5.5克)。胜雪的每饼造价多少钱,有的说"三十千",也有的记载为"四万"。以"三十千"计,可买粮恰好一百石,那时,宰相俸禄是一年一百石。可以说,皇帝一盅茶,宰相一年俸,遑论穷苦百姓呢?这沉重的负担则出之于茶农。

据《高齐诗话》一书记载,那个郑可闻因制胜雪而发迹,后即让儿子进京献茶,让侄子催办贡茶。儿子也因之得了大官。郑可闻欣然曰:"一门侥幸"。意为郑氏家门的幸运。他侄子听了,愤然对曰?"千里埋冤"。这短短八字的对话,揭示了贡茶带给茶农的苦难及其根源!

"胜雪"堪称茶中绝品,众茶之冠。可是,还有品序更高的茶中神品白茶,也称"白芽"。

饼茶历经魏晋南北朝及唐宋几近千年,至宋代到迎来了它的黄金岁月。全国的饼茶,尤以建州贡茶为最。宋人蔡襄有感于陆羽的《茶经》没能论及"建州贡茶",特著《茶录》以补之。

《茶录》分上下篇,上篇论"茶",下篇论"器"。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点茶十个方面,主要讲述茶的品质、鉴定和烹饮方法。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炙茶用的铁器〗、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茶壶)九个方面。如论"茶盏"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协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他书不及之也。

蔡襄的《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之一。这书原是呈献给皇帝御览的。后来,原稿被蔡襄的掌书记〖秘书〗偷去刊印了,刊本多有错1 化。

公元1046年,蔡襄看到后,亲自"辄加正定",亲笔"书之于石",方得以流传。这位蔡襄是何许人呢?

蔡襄(1012—1067),兴化仙游〖福建〗人。字君谟,是宋代历侍四代皇帝的名臣。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曾任福建转运使,也就是上述以创制了 "小龙团"而闻名的那位1'建安地方长官"。蔡襄不但以茶叶鉴别专家著名于世,也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

四大家的书风各成一格:苏轼的丰腴跌宕;黄庭的坚纵橫拗崛;米芾的俊迈豪放;而蔡襄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有一缕春风拂面的气息。他的书法当时就受到朝野的推崇。苏东坡说:"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欧阳修也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一位学界泰斗,一位文坛领袖,一致推崇他为有宋一代书坛之冠。

蔡襄书法,从当朝皇上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可是他颇自珍惜,不妄为人书,故传世作品很少。蔡襄的《茶录帖》,可以说,既是中国饼茶史上的、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奇珍瑰宝!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