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违法文物、假文物充斥市场 文物鉴定乱象丛生
  如今的文物市场红红火火,文物交易额屡创新高。但在繁荣的表象下,拍假、假拍、非法交易、走私、虚假鉴定等暗流涌动,文物违法犯罪案件仍呈高发态势;文物资源大量流失,甚至严重威胁国家文化、文物安全。如何破解市场乱象,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和执政能力。 

  违法文物、假文物充斥市场 

  目前,古玩城、旧货市场中的不少地摊、商铺在做文物生意。在这类市场中交易的“文物”,确实有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但是在古玩旧货市场上买卖文物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因为,法律认可的文物市场经营主体只有文物拍卖企业和文物商店。此外,盗掘、盗捞和盗窃等非法手段获得的文物,以及捡拾的出土文物,法律也是禁止买卖的,行为人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在这些地方出售的所谓“文物”更多的是现代工艺品。卖家将其当作文物出售,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破坏了市场诚信。这种售卖假文物的行为,不但触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涉嫌欺诈,交易金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诈骗罪,将承担刑事责任。 

  引发争议的“免责条款” 

  个别无良的文物拍卖企业受利益驱动,明知是赝品或者对拍品不作认真甄别,便拿去拍卖。如果拍到假文物的竞买人找拍卖公司索赔,拍卖公司往往搬出法律条款搪塞:“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拍卖法》第61条第2款)虽然《拍卖管理办法》中规定“拍卖企业、委托人明确知道或应当知道拍卖标的有瑕疵时,免责声明无效”,但如何证明“明知”或“应知”是困难的。 

  上述免责条款在实践中引发很大争议,《拍卖法》的一位起草者认为这是多年形成的行规,也是国际惯例,能有效维护拍卖市场秩序。但更多人认为这是在“容恶”,难道法律在保护拍卖假文物的企业吗? 

  文物鉴定乱象丛生 

  文物鉴定可谓文物交易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文物鉴定机制、标准和人员的匮乏,是导致文物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鉴定专家大致可分体制内和体制外。体制内专家指在文物管理部门、博物馆、科研机构等机关事业单位有编制的专业人员,这些人有机会见到很多真东西(大多是馆藏文物),并且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一般认为其鉴定结论更具权威。但是文物类型丰富,术业有专攻,文物造假又花样频出,专家也可能“走眼”。而体制外专家或是民间专家确有自学成才、实践中炼出火眼金睛的“行家”。但也有不懂装懂的“砖家”,更可恶的当然是那些明知是假却忽悠人,以此获取不义之财者。 

  甩掉痼疾,轻装前行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必须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特别保护。在保证文物安全与满足人民群众文物鉴赏收藏需求之间,二者权衡,笔者认为前者是首要的。进入市场的文物应被看作是限制流通的特殊商品,文物流通应当归口管理、许可经营。文物市场不能等同于一般市场,政府,尤其是文物主管部门应该承担必要的管理责任,资质资格认定、标的审批备案、职业道德建设等管理工作都不能放松,不能以市场可以自我调节为借口而使管理缺位。化解文物市场的种种乱象,还需政府与各方一道努力。 

  第一,强化法规制度建设,明确市场交易基本原则与运行机制。传统古玩行里买卖双方一般都是行家,全凭眼力,形成不找后账的行规,体现了买者自慎的古老法则。但现代文物市场中普通大众成为购买主流,买卖双方的文物鉴赏能力严重不对等,为此应对适用《拍卖法》的“免责条款”增设限制条件,实施拍卖合同备案跟踪,倡导社会主义商业诚信。2016年10月31日刚刚公布的《文物拍卖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对文物拍卖标的组织开展实物审核,取代过去的图片审核方式。此举也可有效遏制文物“拍假”现象。 

  第二,高度重视社会文物鉴定问题,整合现有的鉴定资源,规范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行为。2014年国家文物局批准7家文博单位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民间收藏文物的鉴定人员、程序、标准、结论的科学管理模式和符合国情的文物鉴定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加强文物市场和社会文物鉴定的规范管理”。国家文物局正在集中力量抓紧制定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评估的标准和办法,以对社会文物鉴定正本清源。一套完整的鉴定标准、权威的鉴定机构和具有社会公信力的鉴定专家,是诊治文物鉴定痼疾所迫切需要的。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