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刘秉忠与元大都的建造
  作者:刘晓
  大都,又被西方人称作汗八里(即可汗之城),为元朝于今天北京所建造的都城。大都作为元代都城长达百年,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国际大都会。元大都的总设计师,为元初杰出的政治家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他一生中曾有过多种称呼。起初名侃,后因出家为僧,取法号子聪,又被人尊称为聪书记"(因曾任天宁寺掌书记)或"聪上人",藏春散人为其平生自号,秉忠则是他人元为官后所取之名。
  刘秉忠出身于辽金官宦世家,1220年,在他5岁那年,蒙古大将木华黎率军南下,邢州投降蒙古,木华黎承制于当地,设立都元帅府,其父刘润为众所推,被任命为副都统,后又升都统,署邢州录事,任巨鹿、内丘两县提领等职。因此缘故,从13岁起,刘秉忠就以质子身份人居帅府,岁出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不过,一向孤傲清高、志向远大的他,并不甘心就此沉位下僚。23岁那年,刘秉忠弃官遁去,隐居武安山中。他先是多年身着道袍,与全真道士为伍,后因天宁寺虚照掸师的邀请,又易僧服,担任了天宁寺掌书记。后来,刘秉忠北上云游至云中〈今山西大同)南堂寺,于1242年遇到了路过此地的海云和尚。海云是北方临济宗高僧,也是当时华北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当时正赴忽必烈之约北上。两人会晤后,海云对刘秉忠的才学大为赞赏,于是邀请他一同北行。此次北上,成为刘秉忠一生的重大转折点,也为他日后参与设计建造大都城提供了可能。
  刘秉忠抵达漠北后,受到忽必烈的多次召见,深得其赏识。海云南返后,刘秉忠被留下来,成为忽必烈身边最重要的谋士。这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一方面,身为藩王的忽必烈此时正"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元史.世祖纪一》);另一方面,刘秉忠的才学与阅历,也确非凡人可比。据文献记载,刘秉忠自幼即英羁不爽,聪颖异常,"八岁人学,日诵数百言"(徒单公履撰《刘秉忠墓志》),"为诸生称首"(张文谦撰《刘秉忠行状》〉。其后又为儒、为道、为僧,"凿开三室,混为一家"〈徐世隆《祭文》〉,"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对忽必烈而言,遇到这样一位兼通三教的旷世奇才,自然会欣喜若狂,待他若上宾。1246年,父亲刘润去世,刘秉忠南下奔丧。两年后,应邀再次北上。这次,他给忽必烈呈上了一份万言书,针对时弊数十事,提出了自己的各项政治主张,认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元史.刘秉忠传》〗,惟有以汉法治理中原,蒙古政权的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对此,忽必烈深表赞同。
  年,蒙哥汗即位,身为皇弟的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同年,因其家乡邢州民户日渐逃亡,百业凋敝,当地领主两答剌罕〈八答、启昔礼后人)请求派人治理,刘秉忠趁机向忽必烈推荐张耕、刘肃为邢州安抚使、副使。二人到任后不久,邢州即获大治,从而拉开了忽必烈推行汉法的序幕。1253年,刘秉忠从忽必烈远征大理,后又从征南宋,在积极参与军事谋划的同时,他还"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元史.刘秉忠传》),为忽必烈所采纳,从而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生灵涂炭。
  年,忽必烈于开平(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即位为蒙古大汗,是为元世祖,刘秉忠经邦纬业的才能开始有机会全面施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至元元年(^^),在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的奏请下,忽必烈下令让刘秉忠还俗,并在当天拜刘秉忠为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秉忠既受命,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于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至元八年,忽必烈采纳了他的建议,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正式立汉式国号"大元"。在草创元朝各项典章制度方面,刘秉忠殚精竭虑,贡献厥伟,"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元史.百官志一》〉。"他如颁章服,举朝仪,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以他为核心的邢台士人集团,曾对元初文治发挥了重要影响。1274年刘秉忠去世后,忽必烈不无伤感地说:"秉忠事朕三十馀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元史,刘秉忠传》)这种对臣子身后的高度评价,对忽必烈而言是绝无仅有的,可谓发自肺腑之言。
  在当政期间,刘秉忠主持了一项足以功彪史册的伟大工程,这就是大都城的建设。大都城建设的参与者很多,据文献记载,即有张柔、张弘略父子,行工部尚书段贞,蒙古人野速不花,女真人高鱺,色目人也黑迭儿,乃至采石提举杨琼等。水利工程的完成,则得益于刘秉忠的学生与同乡郭守敬。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元大都都城规划的总设计师,刘秉忠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忽必烈即位前的1256年,刘秉忠就曾受命在桓州东、滦水北选址建立过一座草原城市,此即开平府,也就是后来的元上都。忽必烈即位后,随着与阿里不哥权力争夺的展开与蒙古政权统治重心的南移,燕京(前金中都)的重要地位开始凸显,不少人从地理位置的优越强调定都燕京的重要性,像郝经即指出:"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陵川集.便宜新政》)忽必烈采纳了这些建议,在中统四年升开平为上都后,次年又将燕京改名中都,并开始派人修缮燕京城外的琼华岛、广寒殿等前金建筑,这些建筑后来成为大都宫殿建筑群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忽必烈的授意下,新都城的筹划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刘秉忠受命全面负责都城建设的总体规划,赵秉温等则是他的得力助手,"与太保公〈即刘秉忠〗同相宅,公因图上山川形势、城郭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经营制作之方。帝命有司稽图赴功"〈《滋溪文稿.赵秉温行状》〉。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忽必烈也经常过问设计情况,《析津志辑佚》载,"其内外城制,与宫室、公府,并系圣裁,与刘秉忠率按地理经纬,以王气为主"(《朝堂公宇.天师宫》〉。"世皇建都之时,问于刘太保秉忠定大内方向,秉忠以今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向以对"(《岁纪》)。新城从至元四年正月丁未(十九日)开始破土动工,九年二月正式命名为大都,到十三年基本竣工。城内修建于至元二十年也基本完成,原燕京旧城的商铺、政府衙门、税务机构等在这一年相继迁人城中。到二十二年,元朝政府又出台了旧城居民迁人办法,大批居民开始搬迁进城。相比之下,原来的燕京城,则在此后人口日渐稀少,作为大都城的组成部分一南城,旧日的燕京成为大都城居民观光旅游、凭吊古迹的去处。
  刘秉忠所设计的大都城,城址选在原金中都的东北。当时之所以放弃旧城而另建新城,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金中都经蒙金战争严重破坏,满目疮痍,重修成本超过另建新城,已无重修的价值;二是中都原有莲花池水系供水不足,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中都东北金代的离宫建筑群经翻新重修,已初具规模,且琼华岛周围湖泊众多,水系发达,能满足大都市的供水需要。
  元代大都城规模宏伟,气势宏大。经当代考古实地勘测,全城呈南北略长的长方形,周长约28600米,面积50馀平方公里。城内设计,充分参考了中国古代都城的设置格局,主要街道按《周礼,考工记》"九经九纬"的规定,由九条南北大街和九条东西大街组成,笔直宽阔。除街道外,整个城市还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众多火巷与胡同(胡同来自蒙古语井)。大街宽约25米,小巷宽约6—7米。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此留下了深刻印象,称赞它"划线整齐","有如棋盘"(《马可.波罗行记》〉。整个城市共分五十个坊,各有坊门,坊门上书写有坊名。值得一提的是,在位于宫城北面中轴线上的中心阁,其西十五步有一座"方幅一亩"的中心台,南面竖立着一座刻有"中心之台"的石碑,作为大都全城中心的标志。在城市设计与建造时,把实际测量的全城中心作出明确标志,这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反映出刘秉忠在规划城市时的细致周密与匠心独运。刘秉忠对大都城门的设计,充满了神秘色彩。整个外城共有11座城门,其中南边三门,分别为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东边三门,分别为齐化门、崇仁门、光熙门;西边三门,分别为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北边则只有两门,分别为安贞门与健德门。外城旁三门,符合《周礼,考工记》
  的设计蓝图,但北边只有二门,却令人费解。这种极为不对称的城门布局,在当时就让人遐想联翩。由于刘秉忠精通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学,他的这种设计,被人认为与三头六臂两足的哪吒有关,即南边三门为三头,东西各三门合为六臂,北边二门为两足。元末张昱寓居大都时写有《辇下曲》,其中有曰:"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谶言若以砖石里,长似天王衣甲兵。"另一位署名长谷真逸的作者在《农田馀话》卷上也记载说:"燕城,系刘太保定制,凡十一门,作哪吒神三头六臂两足。"这一传说发展到后来,又被人们说成是明初刘伯温建哪吒城。刘伯温与刘秉忠不仅同姓,而且都被认为是精通奇门遁甲之类的神通人物。也许正是因这个缘故,后人才以讹传讹,把两人混淆在一起吧。另外,还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设计受到《周易》及邵雍《皇极经世书》的影响,即一、三、五、七、九为天数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阴数,二者中位数五与六相加,恰为十一。以九宫八卦布位,正北为坎位,《周易,说》:"坎为隐伏。"隐伏之极就是关闭,故北边少一门。
  同传统都城重城式布局相同,大都城外郭城内依次分布着皇城与宫城,不过并没有完全居中。皇城位于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区,以太液池为中心,围绕着三大建筑群,即宫城、隆福宫与兴圣宫,其设计与建造都远远超过了以前辽金的规模。宫城偏居皇城东部,南北各分布着以大明殿与延春阁为中心的两大宫殿建筑群,宫城北面另辟有皇家成员的休憩场所御苑。宫城之西为太液池,对岸分布着隆福宫、兴圣宫两大建筑群。其中隆福宫建造时间较早,前身本为太子真金的东宫,后来则成为皇太后的居所。在设计大都城的过程中,刘秉忠还特别留意主要政府机构的选址。据载,他的布局安排与星宿方位密切相关。其中,处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在宫城之北的凤池坊,"分纪于紫微垣之次"。枢密院在宫城之东的保大坊,"在武曲星之次"。御史台则在远离宫城的肃清门内,在左右执法天门上"〈《朝堂公宇.朝堂公宇》)。这种布局安排虽说别具一格,却造成政府各机构间联系不便。桑哥当政时,中书省被迁到宫城东南侧的五云坊,因旧址在北,新址在南,习惯上把旧址称为北省,把新址称为南省,以后这种情况又有所反复,直到至顺二年〉才最后确定在五云坊。至于太庙与社稷坛,则在刘秉忠规划设计之初,即根据《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原则加以确定,但建成较晚。其中"太庙在震位,即青宫",位于齐化门之北,社稷坛在和义门稍南,二者分别位于皇城东西,呈左右对称格局。
  刘秉忠的大都城市规划,基本上为后来明、清两代的北京城所继承,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