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古董鉴定Content 首页 > 古董鉴定 >
景德镇瓷窑的新成就
元代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生产,尽管是在宋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在器物的胎质、釉色、造型等方面都较前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由于这时期采用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胎中氧化铝的含量增加,烧成温度也相应提高,因而在烧窑过程中变形率减少,烧成后的器物均比较规整。在釉色上较之宋代略显青色,也没有那样清澈透亮。器物的胎体普遍增厚,在造型上由轻巧挺拔变为厚重饱满。品种较之宋代增多,除常见的碗、盘、瓶、罐、炉、枕外,还有扁形执壶、葫芦形执壶、匝、笔山、多穆壶、动物形砚滴等等。装饰方法有印花、刻划花、贴花、点彩以及串珠纹等。
 
元代景德镇窑除烧制青白瓷外,还创造了一种卵白釉瓷。这种白瓷因常印以"枢府"二字,故又称"枢府"器。在明《古董鉴定要论》古饶器条记载:"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这证明景德镇在元代烧造一种印花小足器,当中以器内印有"枢府"字样的最好。
枢府器常见的为盘、碗、髙足杯等小件器皿印花的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双龙纹与缠枝花卉居多,在花间往往印有对称的"枢府"二字,枢府器由此得名。

铜红釉与钴蓝釉瓷器的烧成,是元代景德镇又一重要创造。红釉的制作是将一定量的含铜物质作为着色剂掺人釉中烧制而成的。由于铜红釉烧成技术不易掌握,故红色不纯而呈紫红者居多,成功作品很少,产量也极低,因此,传世与出土的元代红釉器较为少见。器形有盘、碗等小件器物,其中有加印花装饰的。器内壁印有双龙纹,器心划有云纹三朵,器底无釉。钴蓝釉的烧制技术比铜红釉容易烧成,钴蓝釉器中有小碗、盘、高足杯等器型,也有少量的大件梅瓶,其中的蓝釉白龙梅瓶最为有名。另外还有蓝釉描金之作,也是这时期的精品。景德镇元代瓷器发展上的一个最大成就,就是青花与釉里红瓷器的烧成。景德镇由于具有优越的烧瓷的自然条件与技术力量,元朝在这里建立了 "浮梁瓷局"。"浮梁瓷局"的建立促进了景德镇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器的发展。青花与釉里红瓷器是江西景德镇在元代的两个创新品种。青花与釉里红都是属于釉下彩,故将釉下蓝称之为"青花",釉下红,俗称"釉里红"。

青花瓷器一出现,就很快发展起来。其原因,第一,青花是一种釉下彩绘,在胎上用青料画好花纹后,再罩一层透明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间,因而釉下的青花纹饰永不褪色;第二,白瓷地衬托出蓝色的纹饰,具有明净、素雅的色彩效果,尽管只是单一的蓝色,然而有深有浅,有浓有淡,有疏有密的恰当处理,如同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一般;第三,我国的云南、浙江、江西都产青花原料,经过景德镇窑工们的加工配制后,就能烧出质量很高的青花瓷器来;第四,青花的原料是氧化钴,在高温下彩色鲜艳,与瓷胎烧结温度相当,一次烧成;第五,钴的着色力很强,又能耐高温和适应各种火焰,着色稳定,因而容易烧成;第六,青花瓷器由于它具有既实用而又美观的特点,故很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也促使了青花瓷器的发展。正因为青花瓷器具备了上述这些有利因素,所以在当时是没有任何一个窑和任何一个品种,能与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相比,景德镇也随着青花瓷器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繁荣。釉里红的着色剂为氧化铜,尽管釉里红瓷器的烧成除原料外,它的一切工序均与青花瓷器相同,然而由于铜红釉不易烧成,所以它与青花瓷器不同,未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本文由古董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