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瓷器鉴定Content 首页 > 瓷器鉴定 >
明代青花婴戏纹研究
描绘儿童嬉戏、玩耍的画面,谓之婴戏纹或婴戏图。明代青花瓷器上曾大量使用婴戏纹作装饰图案,各式婴戏纹不仅数量多,题材也层出不穷。画面上的儿童,生动活泼,稚趣可爱,就像在我们身边嬉戏的孩童一样。许多作品可谓我国古代儿童题材绘画的杰作。它真实地反映了明代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了解明代儿童形象及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朵盛开的奇葩,它是应用钴料在白胎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1300度:左右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它创烧于唐代,由于种种原因,它的生产并没有发展起来。经历五代、两宋时期,到了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匠师才掌握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使之成为一个成熟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独立品种。在元代的基础上,明代青花瓷又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明代青花瓷器的纹饰丰富多样,如花卉、动物、人物、文字、几何形状、吉祥图案等。婴戏纹属于人物纹饰一类,常见题材有放风筝、捉迷藏、对穽、蹴鞠、习武、攀枝娃娃、莲生贵子、喜报多子、庭院婴戏、郊外婴戏、傀儡戏、婴孩读书、十六子、百子、五子登科等,器物造型以碗、盘、杯、瓶、罐、缸、盒等多见。

婴戏纹作为明代青花瓷器的一种常用装饰紋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不同的艺术风格的转变,总是能够敏锐地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著名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耿宝昌先生在谈及古陶瓷鉴定时,都特别强调纹饰的重要性。因此,对明代青花瓷器上的婴戏纹进行系统的排比和研究,了解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掌握其发展、演变的规律,无疑会为我们明清瓷器鉴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长达二百多年历史的明代青花瓷器上的婴戏纹,从其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等方面考虑,笔者将它划分为四个时期进行论述。

(一)前期: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景泰、天顺

明朝建国之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宽和的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明初几十年间,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业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洪武青花瓷既保留了一些元代青花瓷的遗风,又有所创新,处于承前启后的变革时期。紋饰基本上以缠枝、折枝花卉为主,也有少量的云龙纹、庭院小景之类,历史人物故事和婴戏纹稀少。

永、宣青花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青料一般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青花颜色青翠浓艳,浓处多凝聚银黑色铁锈斑,并有自然晕散现象,使得所绘人物面目不清。永乐青花瓷主题纹饰仍以折枝花、缠枝花为主,人物纹极少,在极少的人物紋中,却以婴戏题材为多。如青花婴戏图碗,口径19.6厘米,敞口, 浅腹,矮圈足,外壁绘16个儿童耍乐图,衬以假石、花树和远景。台北鸿禧美术馆也收藏一件珍稀的青花庭院婴戏纹碗,外壁一面在庭院的宽敞台阁中端坐一位手执团扇的仕女;另一面绘两婴儿伏地嬉戏玩耍,神情活泼可爱。

宣德朝青花婴戏纹比永乐时明显增多,常见仕女婴戏、婴戏十六子等。如青花仕女婴戏图碗^,碗外壁绘庭院湖石蕉柳图,一仕女执扇坐于亭内,目视两孩童于草地花间嬉戏,一童蹲在地上,一童匍匐于地,两童迎面玩耍,逗人喜爱。底书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永乐、宣德都有这类相近题材的碗, 二者比较,后者胎骨略为厚重,青花发色稍显浓重。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共约三十年,社会动荡,瓷业不振,官窑一度停烧,陶瓷界称为"空白期"。常见多为民窑青花瓷,以国产青料为主,艳丽清新,处于上承宣德、下启成化的过渡期。正统朝青花婴戏纹少见,所绘婴孩多与大人在一起。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青花婴戏纹碗气外壁绘画院景婴戏图,天真稚趣。景泰时青花婴戏纹明显增多,与其他高士、仙人等人物题材成为景泰青花瓷中最突出的装饰纹样。孩儿面容壮健,五官攒聚脸心,头顶有辫翘起,斜向额前,形似豚尾。如青花庭院迷藏图残碗@,碗上绘画两个小孩做捉迷藏游戏,稚趣可爱。天顺朝青花纹饰比正统、景泰时增多,但婴戏纹反而减少,主题纹饰仍然是以花卉为主,团花尤具特色。

青花婴戏纹始见于元代青花瓷器,但数量极少。永乐、宣德到"空白期"的青花婴戏紋已较元代增多,但与明代中后期相比却是较少的,是明代青花婴戏纹的初创期。其特点主要有:①器物造型以碗为主。②永、宣青花多使用"苏麻离青"料,色泽浓艳晕散,"空白期"以国产青料为主,发色清新艳丽。③多表现为庭院婴戏,几个孩童在庭院内玩耍,婴孩数目最多到十六子,十六子婴戏图是永乐朝之首创。④绘画儿童的技法较为写实、工整,以一笔点画为主。儿童形象矮胖、圆脸、头大,口、鼻、眼绘画分明,额上有几根刘海,衣着描绘清晰。

(二)中期:成化、弘治、正德

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开始繁荣,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青花瓷的风格自成一体,开始采用国产平等青料,青花色泽淡雅清新,造型轻巧俊秀,绘画布局疏朗。

 
成化开始流行婴戏紋。在青花人物紋饰中,以婴戏题材为主,一般画于器物的外壁,大多表现为庭院婴戏,有九、十二 、十四、十五或十六婴孩的。实物遗存较多,官窑、民窑常见。如官窑青花婴戏纹碗、青花破缸救友图碗以及青花婴戏图盘等。青花婴戏图盘的盘心绘画三个小孩在庭院的树下花间嬉戏,孩童头发及衣袖飘逸,极具动感,表现了儿童顽皮好动的特点。

弘治青花瓷继承成化风格, 有"成弘不分"之说,婴戏纹仍然流行,如青花柳下婴戏图碗@、青花婴戏紋碗@。此时庭院婴戏题材已开始减少,画面布局走向简单,婴孩的绘画趋于写意,但衣服的着墨仍比较多。

正德朝青花婴戏纹婴儿的形象有所改变, 开启后期嘉靖、万历婴戏纹之风,婴儿的后脑略大,但和整个形体比较,比例仍算合理。如青花婴戏紋碗气碗外壁以庭院为景,绘画群婴嬉戏,生动可爱。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是明代青花婴戏纹的流行期。其特点主要有:①器物造型以碗、盘为主。②采用国产"平等青"料,发色淡雅。③庭院婴戏题材仍然采用,孩儿人数有多有少,少至一个,多至十六子;常以树石、栏杆、花草作衬景,但绘画不及永、宣时严谨。④绘画技法既有写实,也有写意,实笔点画与勾勒平涂并举,成化时婴孩头形基本为正圆形,正德始后脑略大,开始呈现漫画风格,令人倍感其活泼可爱。成化时婴孩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衬底,故有"成化一件衣"之 图3明嘉靖青花十六子图盖罐说。

(三)后期:嘉靖、隆庆、万历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处于明代后期,政治、经济逐渐走向衰落,景德镇瓷业生产也开始走下坡路,大部分产品的工艺较为粗糙,质量明显下降。此时使用新的国产"回青"料, 青花色调浓艳。嘉靖、万历皇帝迷信道教,纹饰道教色彩重,风格较前代有很大的变化。

嘉靖开始,青花婴戏纹风行,较之成化、弘治、正德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与当时社会上道教的兴盛有很大的关系。现存嘉靖青花婴戏紋实物甚多,如北京朝阳区出土的青花十六子图盖罐⑩,色泽鲜艳,构图严谨,紋饰繁密、清晰。器身绘松树、花草、山石,16个不同年龄、不同衣饰的儿童,在花木丛中做各式游戏:有的授读诵书,有的骑马奔跑,有的斗蟋蟀,有的拉玩具等。底书"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款,为嘉靖官窑。与之题材相似的还有:广东省博物馆的青花婴戏纹大罐、江西丰城市出土的青花婴戏纹罐等。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一件青花婴戏纹缸,高59厘米,主题图案以写意手法绘画近百个儿童,他们结为数十组,或下棋,或耍高跷,或扮官吏出巡,尽情地玩耍、嬉戏,神态生动,颇为精彩。百子图为嘉靖时新出现的婴戏题材。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青花婴戏纹碗⑩,外壁上绘画的孩童身着深色长袍,两只拇指又长又尖,前额向前突出,耳朵向下收縮,漫画味重。

隆庆朝仅6年,时间短暂,所以其青花婴戏纹基本上承继嘉靖风格,与嘉靖难以区分。攀枝娃娃是隆庆时出现的创新图案。收藏于景德镇陶瓷馆的青花婴戏紋六方罐,可以视为隆庆青花婴戏纹的代表作。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官搭民烧"制度的推行,万历朝
制装饰等方面都比前朝有较大的提高,高质量的民窑产品与官窑产品难以区别,始于前朝的攀枝娃娃图案此时更为流行。万历晚期还开创了青花淡描、铁线描和勾筋淡水点染的绘画技法。淡描青花是极为突出的工艺,用极淡的色调双勾图案花纹,给人以优雅的感觉,其典型器物有"京兆郡寿房记"款的青花四妃十六子碗。青花婴戏纹的器物造型增多,除碗、罐之外,还有长颈瓶、盒等,如青花攀枝娃娃长颈瓶、青花婴戏盒等。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婴戏紋被大量用作装饰青花瓷器,是明代青花婴戏纹的风行期。其主要特点有:①造型比中期增多,除碗之外,还有缸、六方罐、圆罐、长颈瓶、盒等。②使用国产"回青料",青花发色浓艳。③婴戏题材广泛,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如嘉靖朝的百子图,隆庆朝的攀枝娃娃等。④绘画以写意为主,多采用勾勒平涂技法。婴孩头型自嘉靖开始向后凸出,并且时间越后凸出的程度越大,甚至成平卧冬瓜状,显得头重脚轻,不合比例,婴孩的绘画很有漫画色彩,顽皮可爱。

(四)末期:天启、崇祯

天启、崇祯两朝处于明代末期,共24年,时间不长,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国力衰竭,景德镇御窑近于停产。陶瓷界常将这两朝瓷器归为一体,统称"明末瓷器"或"转变期瓷器"。此期的青花瓷,既沿袭万历时期的风格,又开启了明末清初的新面貌。

明末青花婴戏紋仍然大量使用,但风格改变,颇具特色。万历后期开始,绘画婴孩采用双勾分水技法,减笔变形,豪放夸张,呈现"极写意式"或"大写意",将孩童天真活泼之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一片清新之风。遗存实物很多,如1999年广东省罗定市出土的天启青花婴戏纹碗,张浦生先生《瓷器鉴定鉴赏》中的春郊嬉春图残碗、莲生贵子图残碗、双童踢球图残碗、蹴鞠图残碗等。

末期青花婴戏纹风格与以前截然不同,夸张变形,是明代青花婴戏纹的转变期。其主要特点有:①造型以碗为主。②青花分水,发色浅淡,有层次感。③婴戏题材广泛, 但画面简洁,主要突出刻画婴孩,花草树石等衬托景物变得稀少,甚至只绘婴孩,不画景物。④绘画采用双勾分水技法,呈"极写意式"或"大写意",刻画婴孩写意变形,只求神似,不求形似,甚至不见眼鼻,草草几笔而就,但表现力强,富有动感,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明代青花婴戏纹各个时期的时代脉络清晰,特征突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分别为初创期、流行期、风行期、转变期。官窑器婴戏纹拘谨细致,民窑器婴戏纹随意简朴,但都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把儿童刻画得生动活泼,天真烂漫,惹人喜爱,是当时艺术匠师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产生无穷的遐想。

本文有瓷器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ciqi/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