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瓷器鉴定Content 首页 > 瓷器鉴定 >
卵白釉与"枢府"瓷器
宋代景德镇窑主要以烧青白瓷为主。入元以后,青白瓷的生产尽管仍然占据着它的重要地位,然而却逐渐为其新品种"卵白"釉瓷所代替。

元朝初期,青白瓷的烧造继承宋制,其釉色与宋代相近,呈色略青一些。器胎不如宋时洁白,透光度也稍差,装饰亦沿用宋代的刻划花和印花方法,花紋比宋时要简练些,以折枝花为多,构图疏朗而简朴。器形较宋为之减少,以碗、盘居多,器壁比宋代变厚,形状由轻巧、挺拔变得厚重、饱满。

元代后期,由于"卵白"釉白瓷以及釉下青花瓷器的出现,青白瓷终被取而代之。

卵白釉又称"枢府"釉,是一种带印花的白瓷,由于其釉色略呈鸭蛋青色,故日"卵白"釉。明《新增格古要论》古饶器条记载:"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二字者高。《景德镇陶录》内已有"枢府窑"条目。所以一般称这类卵白釉印花白瓷为"枢府窑"器。

卵白釉器皿以碗、盘、高足杯等小件器皿为常见。碗为浅腹、折腰。盘有大小之分,均敞口, 小圈足。高足杯多为敞口,底部丰满,承以上细下粗的竹节形高圈足。卵白釉白瓷的典型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圈足小壁厚,削足规整,足底无釉,底心有乳钉状突起。因宋时用垫饼烧法,底足往往呈现铁质,俗称"火石红"的红色斑点,有的圈足边沿粘有砂渣。

卵白釉与青白釉是不同的,它是一种乳浊釉,多为卵白色,釉质致密,比宋代青白瓷釉要厚一些,而且较为柔润。这种釉由于钙含量低,在高温下粘度大,不易流淌。

卵白釉白瓷的装饰均以印花为多,纹饰题材常见的有云龙纹与缠枝花卉两类,具有款识者在花间对称处印"枢府"两字。"枢府器"的胎质、釉色及其制作工艺都比较精湛,是元代景德镇的重要成就之一。

1984年,瓷器鉴定者在安徽歙县原府城东门内的医药公司工地,发现一元代瓷器窖藏,发
掘出土一批印有"枢府"二字的卵白釉白瓷。这批瓷器较完整地贮藏在1件鼓腹大陶坛内。坛高48、口径33、底径27厘米。内藏瓷器109件,均施乳白釉, 釉色莹润,胎质坚致。内壁花纹大致相同,底部4朵缠枝牡丹,四周印6朵,花间相对印"枢府"二字,纹饰清晰美观,器分碗盘两种。这是继1964年河北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元大都遗址的勘查与发掘、北京西绦胡同和后桃园元代居住遗址的发掘,以及北京良乡元卵白釉"枢府"碗批瓷器出土之后,又一重大的发现,均为研究元代瓷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这次歙县元代窖藏出土的大批精美"枢府"釉白瓷,又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补充。

"枢府"器为元代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这类瓷器是否为官窑的产品,当时景德镇"浮梁瓷局"是否建有官窑呢?"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1278年)立,掌烧造瓷器,浮梁瓷局虽集中了一批优秀工匠,所属瓷窑生产曾有很大发展,但其目的不是专为皇室烧造御用瓷器,除官府定烧的瓷器外,大量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输往海外。

在出土的元代瓷器中,除青花瓷器外,以"枢府"卵白釉印花白瓷为最精。"枢府器"过去与青花瓷器同出,其中带"枢府"字款的为数很少,绝大多数不带款识,因此,又有"枢府类型"之称。歙县医药公司原府城东门内基建工地窖藏出土的多达100多件卵白釉印花白瓷器,且全部带有"枢府"字款,这在考古发掘中还是第一次。

据歙县博物馆对上述出土 "枢府"器中的32件碗、盘底部墨书"椿"字的考证,物主应为"供椿"。《歙县志'官司志》中载:"承供椿、邑人,至元中任……可见,一个歙县亟就能得到如此大量的"枢府"白瓷,这不能不说是商品生产的反映。"枢府器"白瓷通过对外贸易出口国外,南海地区一些国家就发现不少带有"枢府"款识的卵白釉印花白瓷,因此,"枢府窑" 瓷器在当时不仅满足枢密院的需要,同时还大量销售国内外,显然它与禁止民间使用的"官窑" 瓷器有着极大的区别,这表明浮梁瓷局所属瓷窑的商品生产性质是十分明显的。为何会允许出售"枢府"款白瓷呢?《浮梁县志'陶政》记载:"泰定后本路总管监陶,皆有命则供,否则止。可知泰定以后烧的"枢府"白瓷有命时供应宫廷,无命令时可以出售。浮梁瓷局尽管是官府机构,但所属瓷窑与官窑是不同的。

烧"枢府"印花白瓷的窑址在景德镇什么地方呢?考古工作者在考察景德镇湖田窑刘家坞窑址时,发现了不少带"枢府"款的卵白釉折腰碗,圈足盘,由此证明,湖田窑就是烧制"枢府" 卵白釉白瓷的窑场。

本文由瓷器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