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瓷器鉴定Content 首页 > 瓷器鉴定 >
南宋官窑瓷对比鉴定方法

  南宋官窑瓷对比鉴定方法

  南宋的官窑瓷器又有“修内司官窑”与“郊坛下官窑”之分。据文献记载:修内司官窑以厚胎厚釉和厚胎薄釉为主。有香灰胎、深灰色胎、紫色胎,黑色胎等。釉色以粉青、米黄色为主;郊坛下官窑以薄胎厚釉为主,黑胎或灰褐胎为特征,釉色以粉青、米黄,翠绿为主。

  在鉴定学里有三种方法:科学法、经验法、对比法。

  今天我们就来用对比法:区分南宋官窑两大窑口,慢慢就会发现两大窑口不同处。我们现在从底足来区分:

  从以上图片看:南宋修内司“厚胎”、南宋郊坛下“薄胎”,分得清清楚楚。我们再来看器物的正面,会有什麽发现:

  从以上图片分开看:发现三种不同现象,厚胎与薄胎、流水纹与乳浊釉、底足修足与不修足之分。我们来看壹组碎瓷片:它们是不起眼的碎瓷片,没有完整器物优美的造型,正是他们残破的断面,让人直观看到胎体的顔色,釉层厚度,胎釉结合的情况。成为研究官窑的标本,是鉴赏家眼的瑰宝。

  南宋官窑讲的是紫口铁足,金线冰裂纹之说。何为紫口:官窑胎质坚硬,瓷器口沿尖窄,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粉青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翠绿口沿处胎骨略显澄黄色。此为宋官窑瓷器壹绝。

  底足对比法:

  南宋官窑足沿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乌黑色,铁黑色,澄泥色都有,详见图片,修内司官窑早期花钵,晚期花口洗和花口碗的底足都没有上壹层青釉护胎汁。露足部位泛出铁红色。郊坛下官窑,用的是壹种石灰碱釉,它的特点是高温下粘度大,不易流动,早期厚釉易粘接支烧工具,造成废品,(早期常用环列 六齿支钉烧制,三足上都有烧焦痕)。到晚期变满釉支钉装烧为刮釉垫饼装烧、由于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沿釉薄处露胎处显“灰紫色”,“橙黄色”,而圈足底端刮釉胎处呈“黑褐色”、”乌泥色”、“澄泥色”,形成“紫口铁足”的特征。花口洗,葵花洗 圈足都有壹层很薄的青釉护胎汁,即是同样的配方,色釉 的厚薄。窑位的放置,温度的高低稍有差别,烧成的底足便有天壤之别。资深藏家说得对:瓷器底足的信号很多。鉴定壹件瓷器的新、旧、作假、多看底足。

  水波纹和乳浊釉对比法:官窑似鱼油,这句话壹点不夸张,从以上图片看釉层中“攒聚“着着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还有长、短、新、老、自然开片,行家称之为“聚沫攒珠”,这是鉴别南宋官窑的重要特征之壹。

  从厚胎厚釉和薄胎厚釉,马上就分开两种底足,壹种上青釉,壹种不上青釉护胎,壹种釉面上有水浪纹,壹种釉面上乳浊釉,早期没有,晚期釉色滋润,玉质感强烈。修内司官窑,是壹种含钙量较高的石灰釉,是高温下粘度较小,易流动,到后期改变制瓷工艺,创用素烧胎多次上釉两次烧成的厚釉工,釉质如玉石般的光亮莹润,所以在晚期的官窑中能清楚的看到像小河流水似的水波纹,也是现在工艺无法仿制的地方。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